close

    日前有一則新聞報導,內容是3年前3C資訊廠商燦坤,以4,490元低價促銷電腦螢幕,但有人在高雄門市購買,明明就是同一款電腦螢幕,價格卻變成了4,880貴了390元。消費者向公平會檢舉後,公平會認定燦坤以不實廣告促銷,重罰100萬元。不過燦坤堅稱是電腦作業疏失所致,不服裁定,打行政訴訟抗罰,最後仍被判敗訴。


 


    這件事情許多民眾看過可能就過去了,但Richard要與您分享兩件親身的經歷,告訴你,『大公司』與『電腦』不可完全信任它,因為他們也會常常出錯。


 


    第一件事是發生在大賣場。一日家人買了許多的物品,結帳後在櫃檯對發票金額,發現其中2條洗面皂的價格發票上分別為144元,但家人明明在架上看到的是特價87元,於是就跟收銀員反應,收銀員查了之後,告知是條碼錯誤,於是才重新計算(連ㄧ句道歉也沒有)。


 


    另一件事是發生在保險公司。通常保險公司業務員都不會針對薪水表的內容逐筆核對,因為都相信公司的電腦系統。


 


    有一天ㄧ位業務員發現她的薪水表上有一筆預借現金的扣除額約3萬元,但她百思不得其解,因為她的習慣根本不會去預借現金,於是她就將當月的薪水表一筆一筆的核對,終於確認被扣除的3萬元根本不是她的。就請公司將這筆帳調回來。


 


    87VS 144元是6折;3萬元則是許多人一個月的薪水。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還有許多的類似現象發生,而自己不自知呢?


 


朱惠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朱惠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