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甲○○於民國99127日持原臺灣板橋地方法院(現名臺灣新北地方法院)三重簡易法庭96830日核定之原臺北縣五股鄉(即現新北市五股區)調解委員會調解書,至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新莊分處(下稱新莊稅稽分處)申報土地增值稅(納稅義務人為甲○○,承受人為訴外人即甲○○之兄陳○○)。


 


    經新莊稅稽分處通報北區國稅局是否涉及贈與情事,經北區國稅局依查得資料認其涉有贈與,通知甲○○補報贈與稅,甲○○雖於期限內申報,惟申報贈與金額為新臺幣(下同)0元,北區國稅局乃按查得資料核定本次贈與金額為7,098,497元,加計本年度前次贈與金額7,098,497元,核定甲○○96年度贈與總額為14,196,994元、贈與淨額為13,086,994元,應納稅額1,794,704元。甲○○不服,循序提起行政訴訟,經原審判決駁回,乃提起本件上訴。


 


    案件經法官審理後,判斷如下:


 


(一)按「財產之移動,具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者,以贈與論,依本法規定,課徵贈與稅:……六、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買賣。但能提出已支付價款之確實證明,且該已支付之價款非由出賣人貸與或提供擔保向他人借得者,不在此限。」固為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所明定,惟本條款係就「二親等以內親屬間財產之『買賣』」為「視同贈與」之規範,即須屬二親等以內親屬間形式上係為財產之買賣,始生本條款所規範之視同贈與問題。


 


    且就是否成立本條款規定之視同贈與,納稅義務人得提出具體證明推翻此「贈與論」之推定。而此條款但書所稱之確實證明,並無形式上之限制,亦經財政部62517日台財稅第33670號函釋示在案。


 


(二)經查:


 


1、本件北區國稅局係認甲○○與陳○○96年調解筆錄所為系爭土地之移轉申報,涉有贈與情事,乃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規定為本件贈與稅之核課一節,為原判決依法所確定之事實。


 


    惟觀原處分卷附上述移轉之土地增值稅(土地現值)申報書及土地登記申報書,所載移轉登記原因似均為「調解移轉」。而此調解移轉所稱之調解即原判決所稱之96年調解筆錄,其中關於甲○○與陳○○所成立者,主要係記載系爭土地現登記甲○○名下,係其二人於56年合資購買,並於72年調解成立在案,今為更明權利請求移轉所有權,甲○○同意將系爭土地之持分移轉三分之一持分於陳○○等語。


 


 


朱惠斌


● 部落格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fp-insurance


● 部落格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fp-cfp


facebookhttp://facebook.com/huibin.zhu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朱惠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